广州翻译公司报价width=
深圳翻译公司 广州翻译公司
| 首页 | 关于我们 | 翻译规范 | 翻译公司 | 翻译加盟 | 翻译流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给我写信
 
翻译服务地图
 
 
 
 
语篇体裁结构潜势及其应用


1. 引言
五六十年代,以乔姆斯基(Chomsky)为代表的生成语法学家纷纷致力于创建一套严谨的对语言进行形式化描写的语法体系。他们认为,人类的语言知识以某种方式表现在人们的心智之中,最终表现在大脑之中。语法学家的任务就是用具体的原则、心理运算机制等对这种知识结构进行抽象地描写。Chomsky派语言学家似乎并不关心他们所致力于创建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是否能充分描写自然语言或是反映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同时他们忽视对语言功能的探讨,如语言是如何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景中实现一定的功能,人们又是怎样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而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的。早在二十年代,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新几内亚东部的特罗布兰德群岛(Trobriand
Islands)做实地考察,研究当地民族的原始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Malinowski发现了语言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并对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产生了兴趣。他提出了语境(context)的概念,并区分了语言的三种功能。Malinowski认为语言可以用来产生行动,比如说指令性语言。其次,叙述中所用的语言虽然与语言环境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可以改变听话者的社会态度和思想感情。第三,即便是在看似随便毫无意义的交谈中,语言也起到了寒喧(phatic
communion)并加强社会交往的作用。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Firth)吸收了Malinowski的语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后由韩礼德(Halliday)继承与发展,并纳入到他所创建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体系中,通常简称为系统语法或系统语言学。

2. 何谓语篇体裁
语篇体裁的概念源自genre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内,该词体现不同的内容,常见如体裁、风格、类型等。近年来,随着话语分析与篇章语言学等领域研究的深入,人们不再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的描述,而逐渐转向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的探讨,以期发现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习俗等因素,从而从更深的层面上对语言进行阐释。在人们探讨语篇的宏观结构与语篇功能关系的同时,语篇体裁的研究也成为语篇分析等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语篇体裁的重要作用在于将语篇归类,从而使看似繁杂无章的语料简单化和系统化。通过对不同语篇体裁的语篇进行比较与对比,我们不仅可以从微观上把握一类语篇的内在结构及其组织机制,并能从宏观上了解某一语篇体裁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语境。换言之,语篇体裁创造了对一类语篇进行整体描述的元语言(metalanguage)。语篇体裁的概念不仅对语篇分析,也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语篇,有助于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并能提高他们从不同层面对语篇进行赏析的能力。尤其是在第二外语教学中,语篇体裁(genre)分析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
分析可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就语篇分析而言,它提供了自上而下对语篇描述的理论框架,从不同语言层次阐释特定语篇的内部组织机制,并在理解语篇这一认知过程起到指导性作用;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语篇体裁分析,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不同语篇体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不同类型之间的有机联系,并用系统网络中的动态选择流程来描述相关类型的语篇体裁的构建过程;从社会符号学的观点来看,语篇体裁的形成必然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这种文化背景的分析有助于人们从社会情景的角度分析语篇构建的得体性。这种多层面的分析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上在本质是一套社会符号系统,是人们用于日常交流、传播知识、文化等的重要工具。每一种语言的繁衍、发展与演变都植根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功能主义的目的就是探讨语言与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如果语言是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中不断演变的,那么其社会功能也会影响到语言本身的特征。同样地,如果语篇体裁是一种有目的性的社会过程,那么这一社会目的就会影响到语篇体裁在不同语言层面的实现特点。所谓语篇体裁的功能研究,就是要研究语篇体裁的语言实现与其社会职能之间的关系。正如斯坦顿(Stainton)(1996:58)指出的,一个有关语篇体裁的理论'不仅要能描写不同语篇体裁的典型的语篇特征,也要承认这些特征事实上是社会环境的实现。'功能主义研究的实质就是结合语言与语境两个因素进行考察,探讨语篇形式与这种形式所实现的社会目的及社会职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将重点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语篇体裁的研究成果。
哈桑(Hasan)是第一个对语篇体裁进行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为以后的学者在对语篇体裁进行深入研究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范特拉(Ventola)(1987)曾称赞Hasan对语篇体裁的研究工作'为系统化地表达语篇与语境的关系,并为把语篇类型化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87:44)在Hasan的语篇体裁理论中,两个关键的概念是语境配置(Contextual
Configuration,以下简称CC)与语篇体裁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以下简称GSP)。马丁(Martin)用的相关概念分别是'语域配置'(register
configuration)和'纲要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无论是Hasan的语篇体裁结构潜势,还是Martin
的纲要式结构,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从语言功能的角度确立语篇体裁的宏观结构。下文将对语境配置与语篇体裁结构潜势两个概念进行逐一介绍。

3. 语境配置
系统语言学家在研究语篇体裁时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强调语境对于语篇体裁的制约作用。而语境变量在语篇体裁中的实现形式又是由语言的三大语义成分,即概念(ideational)、人际(interpersonal)、语篇(textual)意义来体现的。系统语言学家认为,语篇的构建受到语境的影响,并可用语境变量来解释。换言之,我们可以通过语域(register)的概念对语篇进行阐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域这一概念包含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的组合构成了Hasan(1985)的语境配置(contextual
configuration, 简称CC)的概念。CC是语篇的重要属性。
按照Hasan(H. &H.,1985:55)的定义,CC是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变量共同作用的产物。每个变量在实现其值(value)时,都面临一系列的选择(option)。当每个变量都被赋与一定的值时,那么这三者的组合就构成了一个比。反过来说,每一个CC又可以分解为三个变量。比如老师给学生讲授课程就构成了一个语境配置。这样一个CC的语域就是'授课',语旨体现'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而语式则是口语,即由老师口头讲授。Hasan认为,CC是确定语篇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它可以预测语篇结构中必须出现的成份和可以出现的成份,以及各种成份的位置、序列和出现频率等。
简而言之,CC决定了语篇结构中的必要(obligatory)成份与可选性(optional)成份。例如,广告这一语篇体裁的CC可以描述为'销售商通过传媒向消费者兜售产品的社会活动。'传媒可有不同渠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广告的CC决定其社会职能是为了推销产品。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广告的信息形式中必然包括一个结构成份,其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观众的注意力(见Hasan,1996:41)。这一功能成份可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广告商往往在广告的声像效果方面进行巧妙的处理,从而给消费者留下强烈的印象。巨大的字幅、精美的图片、颇具震撼力的标语都是广告中常见的处理手法。为了增强消费者的印象,广告的标语也往往都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比如Go
to Work on an Egg,Top People Take the Times(Hasan,1966:41)。这里分别运用了双关与头韵两种修辞手法。又如,'名门新贵,众望所归;21世纪精品冰箱点将,长岭'跨世纪'冰箱登场!'(载于1999年4月2日《南方周末》第17版)这则广告运用尾韵的手法使之读来琅琅上口,容易给人留下较深印象。而广告中对于产品的技术质量的数字指标的介绍,由于专业性太强,属于广告中的可选性成份。也就是说,可选性成份并不一定在语篇结构中出现。Hasan的GSP的概念正是由语篇结构中所有的必要成份与可选性成份来描述。

4. 语篇体裁结构潜势
Hasan认为,'GSP是一个抽象的范畴,它描述了一种语篇体裁中所有可能的语篇结构。'(1996:53)如果要使一个GSP能够真正代表一种语篇体裁的所有结构潜势,那么这一GSP就要满足下列要求:(1)它必须标示出所有结构上的必要成份;(2)同时,它还要列举出所有可选性成份;(3)它必须标示出所有成份的必须和可能的顺序,包括可重复的成份(参见Hasan,1996:53)。满足了上述条件的GSP才可以说概括了一种语篇体裁的所有可能语篇结构。
语篇体裁是由GSP中的必要成份来定义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一个语篇具备了结构潜势中所有的必要成份时,才被认为是该结构潜势所代表的语篇体裁中的成员,必要成份代表了语篇体裁中的恒定因素,相比较而言,可选性成份代表了语篇体裁中的变化部分。可选性成份的存在与否都不会影响到语篇的语篇体裁地位(generic
status),即语篇所属的语篇体裁。但是,可选性成份决定了某一特定语篇结构的抽象化的提炼,而实际语篇体裁结构是GSP在一个具体语篇中的实现形式。从这一意义来讲,GSP与实际语篇体裁结构的区别是系统语言学中语言行为潜势(linguistic
behaviour potential)与实际语言行为(actual linguistic behaviour)的区别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以Hasan(1996)对童话的GSP的描述,来进一步阐释GSP这一概念。Hasan用下式代表童话的结构潜势。

(1)[(∧) Initiating Event∧] Sequent Event∧Final Event [∧(Finale)·Moral)]
(Hasan 1996:54)

在()内表示的是可选性成份。其它的均为必要成份。^表示该符号两端的成份的次序是一定的,不可更改的,即^左端的成份出现在先。· 表示其两端的成份的位置可以互相调换,并不一定按照图中的顺序出现。
标记的成份是可以重复发生的。在< >内的成份可以包含在其它成份中间。以Placement为例,它是一个可选性成份。如果它出现在语篇中,它或者位于Initiating
Event的前面,或者包含于Initiating Event其间。这种位置上的变化是相对性的,只局限于一定范围。[ ]表示语篇成份在特定的范围内变换次序。例如,Finale和Moral两个成份的位置可以变换,但仅限于在两者之间变换。它们必须都位于Final
Event的后面。
Hasan(1996:55)认为,这样一个GSP表达式的意义是双重的。第一,它描述了某一语篇体裁已实现的语篇结构,并可以用以创造产生新的同类语篇;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它创造了用以对所有语篇体裁进行描述的元语言。
然而,GSP毕竟是一个抽象的范畴。在实际情况中,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实现形式。因而对于语篇成份的确立也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套依据用于确定不同的语篇成份。下例是Hasan(1985:61)对一则商品交易的语篇进行的分析。

1. What's next? (1) SI
I think I am. (2)
2. SR
I'll have ten oranges and a kilo of bananas please. (3)
3. Yes, anything else? (4) SC
4. Yes.
I wanted some strawberries (5) but these don't look very ripe. (6)
They're ripe all right.(7) They're just that colour kind a' greeny SE
5 pink. (8)
6. Mm, I see. (9)
Will they be ok for this evening. (10)
7. O yeah, they'll be fine; (11)I had since yesterday (12) and they SE
are good very sweet and fresh. (13)
8. O all right then, I'll take two. (14) SR
9. You'll like them (15) cos they're good. (16) SE
Will that be all? (17)
10. Yeah, thank you. (18) SC
11. That'll be two dollars sixty-nine please. (19) S
12. I can give you nine cents. (20) P
13. Yeah ok thanks (21) eighty, three dollars (22)
And two is five.(23) Thank you. (24) PC
Have a nice day. (25) F
14. See ya' (26)
.SI = sale initiation SR = sale request
SC = sale compliance SE = sale enquiry
S = sale P = purchase
PC = purchase closure F = finis

可以看出,上文中语篇成份的确定并不等同于某个具体的语法单位,如小句或小句复合体,也不等同于话轮(turn)或邻近配对(adjacency pair)等语篇单位。Hasan(1985:68)认为,在分析语篇结构时,不应以任何形式上的单位为依据,而应从意义着眼进行分析。比如在确立SR这一成份时,就要考察该成份是否包含以下语义内容:顾客提出购物需求;指明欲购商品;商品的数量。三者缺一不可。尽管语篇成份是从语义的角度考察确立的,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却因其功能作用的不同,在词汇-句法层面上的表现形式也可能会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实现各个语篇成份的语言所体现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人际、语篇元功能,也会是不同的。比如童话中第一个成份Placement的主要语义功能是人物推介(Character
particularization)(Hasan,1996:58)。在故事的开始,童话中常用一个包含关系过程的陈述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woman…'。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语言中的及物性、语气等词汇语法层面的特点可能会随之变化,以适应不同成份的要求。

5. 语篇体裁分析与教学
近年来,语篇体裁的分析在第二外语教学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盛行以语篇体裁为基础的教学方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 分析可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上文我们也略已涉及这种多层面分析的意义。单就语篇体裁结构的分析而言,这一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某一类语篇体裁的纲要式结构,了解这类语篇体裁典型的构建方式,并以此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针对一些学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认为摘要无关紧要,或是把摘要同论文的引言部分相混淆的情况,笔者曾对论文摘要进行语篇体裁结构的分析,语料选自在第二十五届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上提交的论文摘要,共35篇摘要,分析方法采用归纳法,即对所有语篇进行个体的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个可以描述所有语篇的结构潜势来,分析过程则可用图一来表示。
图一

分析结果可由下面的语篇体裁结构程式来表达:
(2)
[(RB) ^ (IG)]·PS ^ (FS*) ^ (*) ^ RD ^ (RF) ^ (C)

RB = research background IG = indicating a gap PS = purpose of study
FS = focus of study TF = theoretical framework RD = research design
RF = research findings C = conclusions

在上面这个程式中,* 表示该成分在我们所分析的语料中并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同时,这个程式也包含了摘要的几种结构成分。通常在研究背景(RB)部分,作者确定研究领域,对以往文献做简要回顾,或是提供与当前研究相关的背景知识。接着,作者可能会指出以往研究的某些不足(IG)。研究目的(PS)为所要做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调。在研究设计(RD)部分,作者简短地描述论文的总体设计、研究程序和语料的收集等情况。RF是作者研究中的发现。总结部分(C)一般是一些结论性的陈述。TF和FS分别是论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的侧重点。限于篇幅,本文只举一例来说明上述程式在实际语篇中的体现形式。

[The goal of the paper is to sketch a model for describing the contrastive-linguistic
resource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

[Working on three texts - an English source language text, a translation
of that text into German and a back translation of the German text into
English produced by machine, some general dimension of contrastive - linguistic
description useful for talking about translation(s) based 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ystemic) functional typology are presented. The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texts serves both to develop the model and to exemplify it.] [I focus
on three linguistic phenomena,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comparing the English
original, the German translation and the back translation: the choice of
theme, the choice of process type and the usag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 more general argument I will bring forward is that a model of contrastive
- linguistic resources such as the one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allows
us to theoretically contextualize some of the basic no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y (such as translation text type, translation strategy, translation
procedure) and to discuss particular translation problems typically arising
when translating between English and German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be suggested that a model such as the one presented that is firmly grounded
in the notion of language(s) in use can contribute to bridging the well
known gap between the descriptively and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branch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应当指出的是,语篇体裁结构潜势这一概念是描述性的,是从变化万千的个体语篇结构中总结出的规律性模式,而并非是对语篇结构的强制规定。但在了解了某一特定语篇体裁的结构潜势后,就可以在学生写作时起到指导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并不熟悉某一类语篇体裁的学生而言,更可以起到入门的作用。

6. 结语
本文重点介绍系统语言学对语篇体裁结构潜势这一概念的研究,并在这一理论框架内对论文摘要这种语篇体裁进行结构潜势的分析,目的是为了说明,把语篇体裁的概念引入外语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各种专门用途的英语语篇的构建机制,也可以从语篇体裁的社会性出发,探究语篇形成的背后更深刻的社会文化等语境因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出得体而又地道的文章来,并减少因文化差异而给第二外语教学带来的困难,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附注:
1.本文的英文原稿曾在'语篇与语言功能'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Hasan教授审阅了本文全稿,并提出许多修改意见,作者在与Matthiessen博士交谈的过程中也受到不少启发,此外,李国庆博士为作者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Beaugrande, R. & Dressler, W. U.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M].
London: Longman, 1981.
[2] Biber, D. Variation Across Speech and Writ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 Eggins, S.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London: Pinter, 1994.
[4] 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5] 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code and language as behavior: a systemic-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and ontogenesis of dialogue [A]. In R. Fawcett,
M.A.K. Halliday, S.M. Lamb & A. Makkai (eds.). The Semiotic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Vol. 1: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C]. London: Pinter, 1984.
3-35.
[6]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2nd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7]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M]. Vic.: Deakin University,
1985.
[8] Hasan, R. Ways of Saying: Ways of Meaning [M]. London: Cassell, 1996.
[9] Martin, J. 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2.
[10] Paltridge, B. Writing up research: a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
[J]. System. 1993.(21):175-192.
[11] Stainton, C.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Genre? Working paper. Nottingham: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1996.
[12] Ventola, E.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Interaction [M]. London: Pinter,
1987.

 


 

 

上海翻译公司
地址:上海市陆家浜路1378号
   万事利大厦10层
电话:021-51095788 51098681
QQ:1076885235
E-mail:sh@xinyitong.com.cn
北京翻译公司
地址:北京市南滨河路58号
   财富西环22F座
电话:400-001-7928
电话:+86 13683016996
E-mail:bj@xinyitong.com.cn
广州翻译公司
地址:广州海珠区福都商住楼
   1612室
电话:+86 13391106188
QQ:1076885235
E-mail:gz@xinyitong.com.cn
深圳翻译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南佳大厦
   512室
电话:+86 13760168871
QQ:1076885235
E-mail:sz@xinyitong.com.cn
苏州翻译公司
电话:13391106188
E-mail:info@e-fanyi.com

成都 重庆 天津 南京 杭州:

电话:400-001-7928
邮箱:info@e-fanyi.com

 
  翻译服务 | 翻译范畴 | 翻译报价 | 翻译案例 | 付款方式 | 字幕配音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口译同传 | 行业优势 | 外贸翻译 | 翻译论坛

©人工翻译 |翻译在线 |一站式翻译版权所有 2005——2022(C) 新译通专业在线翻译网